
本文转自:中国县域经济报
从陆路口岸到文旅高地
——新疆阿拉山口探索“双向开放”新路径
在阿拉山口国门前,前来参观的游客在合影留念;排练厅里,文艺小分队的成员们排练着新节目;体育馆内,篮球撞击地板的声响与喝彩声交织成热烈的乐章……新疆阿拉山口市,这座曾经以大风闻名的边境口岸,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。
阿拉山口市地处我国边境,与哈萨克斯坦接壤。这座口岸城市如今正以文化、旅游、体育“三位一体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。
政策引领推动文旅繁荣
阿拉山口市紧紧抓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历史机遇,以边境旅游与跨境旅游为双引擎,通过一系列政策引领,推动区域文旅繁荣发展。阿拉山口联合哈萨克斯坦旅游部门,依据游客需求推出了“商贸购物线路”“双湖恋自然景观专线”等特色跨境线路,牵头制定统一服务定价标准,规范旅游市场秩序,并推动本土企业与哈方旅游企业合作,共同开发跨境线路产品,全力构建跨境旅游服务体系。
“我们推出的阿拉湖2日游是一条全新的旅游路线,会带游客前往阿拉湖,感受哈萨克斯坦的异国风情,畅享游山玩水的乐趣,报名的游客非常多。后续我们计划推出阿拉湖5日游、7日游,还打算拓展至更长线路,比如延伸到阿拉木图的7日游、10日游等。”新疆金桥国际旅行社博州分社导游吾拉·拜都拉介绍。
文化润疆打造示范空间
近日,在大风歌工作室,阿拉山口市歌舞团团长苏林格正在创作一首新的本土歌曲。“在2022年新疆首届文化艺术节个人代表作评比中,歌曲《阿拉山口》荣获三等奖,这部作品展现了口岸城市的时代变迁和各族人民的团结奋进。”苏林格介绍。
阿拉山口市高度重视文化人才培养,大风歌工作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。“阿拉山口市歌舞团成立至今,已培养本地文艺人才50余人,创作了40多部反映口岸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文艺作品。”苏林格表示。
此外,阿拉山口市积极打造“书香小镇”,通过建设社区图书馆、流动书屋和数字阅读平台,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基层。“书香小镇”定期举办读书会、文化交流讲座等活动,成为各族群众共享文化成果、增进理解互信的重要平台。
服务优化升级舒心体验
2023年,中哈互免签证政策的实施,为阿拉山口旅游业带来了重大机遇。这座曾经只是通关口岸的城市,正在转变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。
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,阿拉山口市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。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5年年初,酒店数量从11家增至25家,餐饮业门店净增加80余家。“去年旅游旺季时常常一房难求,由于原先的宾馆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,阿拉山口西域国际酒店今年全新建成并投入使用。”阿拉山口西域国际酒店经理加波介绍,“新酒店不仅新增了50余间客房,有效补充了当地住宿资源,还配备了中哈双语服务员,更好地为中外游客提供服务。”
今年,阿拉山口市在文旅基础设施完善上继续发力,推动市旅游公司战略升级为文旅投资集团,游客服务中心全新升级,阿拉山口市游泳馆于6月重新运营,全民健身广场、边境文旅服务设施提升等项目稳步实施,新增旅游厕所1座、60个车位的停车场1座,建成通信基站6个、充电桩6个,增设旅游导览图6处,进一步夯实了文旅服务基础。
体育赋能构筑活力之城
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,正为阿拉山口这座边境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“体育已经成为阿拉山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达吉林介绍。目前,阿拉山口市已建成健身路径2条、综合体育场3个,实现社区健身设施全覆盖。
品牌赛事的举办与对外交流,则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。中哈青少年篮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交流赛,中哈青少年拳击交流活动等赛事,吸引了哈萨克斯坦队伍积极参赛。
阿拉山口更以特色赛事与精品活动为载体,积极拓展“文化+旅游”“体育+旅游”消费新场景,先后组织开展阿拉山口市第八届全民运动会、第三届“全民健身·‘羽’你同行”羽毛球比赛、新疆是个好地方·2025年石榴籽杯群众“三大球”选拔赛等系列品牌文体旅活动,为激发文旅消费活力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能。
记者手记
阿拉山口正以“政策赋能+企业发力+资源整合”三重驱动,凭借持续增长的旅游消费活力,不断书写对外开放新篇章,为边疆发展贡献“阿拉山口方案”。今天,站在阿拉山口国门眺望,不再只有茫茫戈壁,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。这片边境口岸正在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和文旅发展的高地,一座联通欧亚的枢纽之城正在戈壁滩上崛起。
本报记者 查燕荣 通讯员 徐 超
658配资-股票安全配资-配资证券开户-专业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